1月15日,世邦魏理仕发布《2024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5年展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4年,成都写字楼市场总存量位列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的全国第五位,新增供应入市42.5万平方米,但空置率进一步增加。 ——截至2024年底,成都写字楼市场整体空置率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27.3%。
对此,世邦魏理仕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企业办公预算减少以及企业自建建筑搬迁等。按行业新增需求来看,金融业、科技互联网和房地产建筑将是2024年需求的三大来源,占比分别为21.3%、21.1%和11%。与2023年相比,消费、制造业、金融业需求大幅增长,占比同比分别提高4.8、2.7和1.2个百分点。
零售物业市场方面,2024年成都共有6家购物中心开业,新增供应总量约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6%;带动市场规模扩大5%,存量突破110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三。
世邦魏理仕发现,成都零售商对2024年的扩张持谨慎态度,其中新能源汽车、服装和各类餐饮品牌的需求萎缩最为明显。相反,户外运动、杂货及玩具店(含二维店)、珠宝配饰、运动娱乐(含宠物互动)、烘焙甜品加速扩张,新店数量分别增长4.4%、3.3%同比分别增长2.6%和1.2%。 %和1%。
通过数据分析,世邦魏理仕华西区战略咨询部负责人邹丽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成都消费者的新画像已逐渐清晰:首先是“宠物一族”,即更多的消费者成为“宠物家庭的父母”,满足情感需求;二是“二次元童趣”,主要体现在亚文化,公仔、卡片等收藏品或周边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是“运动与健康”,消费者越来越愿意花钱在健康、幸福和自我保健上;第四是“现场活动”,体现在更多消费者持有“及时行乐”的态度。和文化”,如体验经济的兴起,刺激了消费者参与艺术、音乐和文化活动。
展望2025年,成都零售物业市场新增供应将大幅下降。预计开业购物中心约21万平方米,市场将分阶段进入存量周期。
对此,邹丽娟表示:“由于零售物业已经发展成为社交场所,而非单纯的售卖点,建议经营者引入更多元的体验元素,打造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建筑,逐步打造出具有消费感的多元化场景。”情感依恋;同时,积极吸引在产品中融入创新元素的新品牌,利用“限时概念”或短期租赁定期更新产品、服务和体验;此外,运营商还应该投资配套设施和软硬件,以提供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acifang.com/html/tiyuwenda/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