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骆晓娟25年击剑生涯:从1996年初识到2021年再执剑柄的坚持与热爱

    从体校到国家队,环境变了却依然坚持自己

    刚接触击剑时,罗小娟并不知道自己拿的是什么剑。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右手拿着剑,她以为击剑本来就是右手握剑的。直到几个月后,教练意外发现罗小娟原来是一名“左撇子”球员。此时的罗小娟已经“坚持”掌握了右手剑术的技巧,这种“坚持”成为罗小娟击剑路上的第一个标签。

    她从1996年开始练习剑术,1998年加入江苏省队,2000年进入国家队。在外界看来,罗小娟的路一帆风顺,但对于罗小娟来说,快速的成长却让她感受到了压力。

    击剑冠军2020_击剑世界冠军客串是谁啊_击剑世界冠军是谁

    受访者罗小娟供图

    “进入职业队就意味着你要从事这个职业,要努力做到最好,这和在体校的时候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我当时也感受到了压力。真正的压力当你进国家队的时候,我之前在省队建立起来的信心似乎消失了,因为我身边都是最优秀的运动员,和他们相比我显得很普通,当时我以为这样会更好。回到当地球队。”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罗小娟并没有主动放弃。在教练的帮助下,她慢慢找回了自信。 “教练告诉我,遇到挫折的时候,说要放弃,并不一定是真的想放弃。我慢慢想通了,也采取了小时候训练时的态度, “认真、勤奋、听话、尽力而为”,逐渐在国家队占有一席之地。

    这份坚持也让罗小娟获得了击剑生涯的第一次成功。 2003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罗小娟获得女子重剑个人和团体冠军。这不仅创造了历史,也给了罗小娟充分的信心。 “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获得冠军是对当时自己最大的肯定,也为我在国家队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击剑冠军2020_击剑世界冠军客串是谁啊_击剑世界冠军是谁

    两次坚持带来两次职业巅峰

    2006年击剑世锦赛女子重剑团体冠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金牌是罗小娟职业生涯的两个巅峰,而这两个闪光时刻都与她的坚持密不可分。

    2006年击剑世锦赛,作为队内年轻队员的罗小娟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以主力的身份打满了全部比赛。尤其是在决赛中的三场比赛中,她都表现出色。但在这英雄表现的背后,却是罗小娟承受着阑尾炎的痛苦。

    击剑冠军2020_击剑世界冠军客串是谁啊_击剑世界冠军是谁

    2006年击剑世锦赛中国女子重量级队夺得团体金牌 新华社照片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阑尾炎,只是每天都感觉疼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但已经距离世锦赛很近了,所以我不能说我不会只能用止痛药和针灸来抑制。”

    获得世锦赛对于别人来说是幸福和幸福,但对于罗小娟来说却是“痛并快乐着”。赛后回国后,其他队员都在开心地享受假期,而她却只能躺在医院打点滴。但看着世锦赛的奖牌,罗小娟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2009年全运会后,罗小娟曾有退役的打算,但当时中国女子重剑队的三位主力李娜、钟卫平和张莉均离队。球队急需罗小娟留下来,做好“传承、引导”工作。她的工作、她对击剑的热爱、以及对离队的不舍,让罗小娟放弃了退役的念头,坚持了下来,而正是这份坚持,为她带来了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

    击剑世界冠军是谁_击剑世界冠军客串是谁啊_击剑冠军2020

    击剑冠军2020_击剑世界冠军客串是谁啊_击剑世界冠军是谁

    中国女子举重队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团体金牌。左二为罗小娟。新华社摄

    罗小娟说,现在回想过去,她觉得这种坚持对她的击剑事业和整个人生都非常有益。 “那个时候,中国女足似乎正在从巅峰慢慢滑落。我选择和年轻球员一起坚守这个位置,最终创造了一个新的巅峰。当你完成这件事的时候,回头看,你会觉得因为热爱击剑,所以有一个奥运梦想,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七年后,我依然握着剑柄,心中依然有同样的爱。

    2013年全运会后,罗小娟选择退役,回归家庭。她结婚了,生了孩子,陪伴孩子长大,也换了新工作。虽然离开了击剑,但她对击剑的热爱依然存在。

    2021年初,当江苏击剑队教练提出罗小娟回来参加全运会时,罗小娟没有丝毫犹豫,“我知道,我已经不是七岁时的罗小娟了。”以前不可能再创造一个高峰,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年轻运动员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帮助。”

    罗小娟选择帮助年轻球员的方式,依然是她的踏实作风,以身作则,投入培养。尽管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年纪也不再年轻,罗小娟依然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力争全力以赴。的能量。虽然只有短短的七个月,但罗小娟表示,她也有自己的收获,这让她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考虑大家思考的不同问题,这对于以后的工作以及对她的教育都是有价值的。孩子们。经验。

    “我恢复训练的时候,我女儿也来看我训练。以前她只知道妈妈是冠军,对这个概念比较无知。这次她看到我训练,看到妈妈满头大汗,每天努力工作,她就会知道自己必须努力才能取得成果,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直观的教育。”

    罗小娟25年的击剑生涯让她对击剑有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击剑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还可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在个人比赛中,孩子们需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力,而且在打团队比赛的时候,要考虑团队的整体利益,约束自己。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acifang.com/html/tiyuwenda/9446.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